当消费投资人被迫转换赛道改看科技产业时,他呼吁歧视消费,科技也会尝到恶果。
过去数年,不少知名机构都在逃离消费投资。在消费投资最低潮的时候,他不断地站出来,强调消费永不眠,永远不要低估消费行业,亦不要对消费投资丧失信心。不仅从正面鼓与呼,对于看不惯的思潮、做法,他也从不吝惜自己的“炮弹”,当科技投资开始形成对消费投资的鄙视链时,他敢于公开发出不同的声音;当某咖啡品牌造假事件发生时,他言辞犀利“这是盗刷中概股信用”;当巨亏的新能源汽车高管薪酬激励过十亿时,他斥责这是劣币驱逐的资本游戏。而当消费投资人被迫转换赛道改看科技产业时,他呼吁歧视消费,科技也会尝到恶果。










事实上,对于很多消费连锁企业而言,当企业创始团队靠自身能力把品牌做到一定规模后,需要更多的是能够推动其产生质变的要素,比如人才和数字化,这时候资本方的资源和认知,显得尤为重要。某种程度上,投资机构既是捕手,也是行业的研究者,公司的智囊。加华资本需要能够结合宏观大势,看懂中外成功消费品牌的共性,再帮助被投企业落地变成自己的能力。比如,宋向前经常挂在嘴上的“大众消费”,究竟是什么含义,是否就是普通人嘴中的物美价廉?事实上,“大众消费时代”这个概念来自加华资本的研究,有着丰富的内涵,而非望文生义那样简单。比如对于优衣库。宋向前认为,优衣库在日本成为一种跨越阶层的存在,达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全民共享、国民品牌,与其说是“在日本穿优衣库的是有钱人”,其实倒不如说是“在日本有钱人也会选择穿优衣库”。这实际上跳出了国内媒体习惯讨论的消费升级还是消费降级的二元论,而是从高频刚需的角度,去找到多数人都愿意消费的品牌。和日本学者三浦展广为人知的“第四消费时代”的划分方法有所不同,加华资本结合日本经济三大发展期与消费支出金额的变化周期相对应,将战后的日本社会消费阶段分为三大阶段:第一阶段,家庭消费时代(1945年-1975年);第二阶段,个性化消费时代(1975年-1990年);第三阶段,后大众消费时代(1990年至今)。其中的第二阶段就等于大众消费时代,这一时代的形成受到经济周期、产业结构和人口结构三重因素的共同影响。从日本的消费时代变化,加华资本看到,在经济发展快速期最后阶段(接近1975年左右),家庭消费支出金额上升势头迅猛,大众消费时代拉开序幕,在经济发展速度趋缓时间过程中(1975年-1990年)各类消费需求均快速发展,精神服务方向的升级支出增长更加快速,90年代左右达到高峰,之后总体消费金额低速下降直至稳定。由此为框架,加华资本也可以找出那些伟大品牌的共性。无论是日本的优衣库,还是可口可乐,有些内置的门道是相通的。在国内3元一瓶的可口可乐,价格是便宜的。10瓶可乐的价钱才能买一杯星巴克。但是没有人会说可口可乐是个“低端品牌”吧。对于美国人来说,可口可乐、星巴克都是他们的消费最大公约数。上至国家领导下至贩夫走卒都可以消费。关键是,中国有哪些品牌有这样的潜力?他们需要什么帮助?所以,加华的这一套方法论实际上已经打通了从宏观到微观。在宏观层面上立足经济政策下的消费者行为,去满足80%的人群的80%需求。在行业视角则是掌握行业的本质发展规律,比如餐饮行业,直营或者加盟不是本质问题,都可以产生优秀的公司,供应链的掌控力是核心问题。而在微观层面,则是耐心再耐心,选择了就陪着公司坚持走下去。研究宏观经济运行,重视产业发展规律,侧重企业管理能力,将心注入,剩下可以安心交给时间。当加华资本拥有了这样一套完整而强大的知行合一的消费投资体系时,无论外澳门最准一码一肖在的周期如何变幻,加华可以在自己的小周期内,有条不紊地运转着,收获一个又一个硕果。在2024年,电视剧《繁花》非常火爆,宋向前也非常喜欢这一部电视剧。他认为,《繁花》里处处体现了盛世的烟火味,空气中流动着自由和金钱的味道。用一部电视剧讲一座城市,剧中人也都拿到了时代的礼物。《繁花》这部剧中也有一位布道者,那就是宝总背后的爷叔,没有爷叔的智慧,宝总也不会一次次化险为夷。而在消费投资市场,坚守投资不忘布道的宋向前,也许会等到有一天,过去这些年他苦口婆心讲述的这些道理,已经成为市场上普遍接受的“常识”。而对于宋向前而言,笃定消费投资,或许也是他这一生最成功的选择。古人所谓立功、立德、立言,在消费投资领域,可以说他全做到了。也许多年以后,当人们重新书写中国消费投资的历史时,会愿意叫他一声,消费投资教父。
发表评论